河流流向远方的描写

河流流向远方的描写

2017312日,在北京参加北师大教育均衡发展中心组织的一个公益沙龙原由网时,手头分到了石磊博士和杨文普校长合作编写的《疑探教学理论》。

当时《中国教师报》课改版主编褚清源老师也在,我就利用午休时间,拜托褚清源老师在此书上留句话,作为纪念。

褚清源老师稍加思考,挥笔写下:教育就是让河流流向远方。

书带回单位,一直放在书柜中,不曾翻阅,近日翻看手头的宝贝,看到褚清源老师的留言,不禁喜上眉梢,多么优美的诗句啊,何止是诗意的美?其内涵也是深厚的!

教育就是让河流流向远方,河流指谁呢?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不言而喻,教育面对的从来不是一个人,虽然我们更重视个体的感受或个体接受教育、引导后所发生的变化。

什么是教育?从狭义上看,似乎只限于学校的范畴,从知识到品行的引导;从广义上看,教育涵盖一切行为引发的内心变革。

小时候学习鲁迅所写的《一件小事》,“www.58yuanyou.com我”乘人力车到某地,中途车夫扶起了歪倒的老妪,“”嫌他多管闲事,自找麻烦。车夫却没有听,扶着老妪走向巡警分驻所。

面对身份低微的车夫,作为知识分子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我”瞬间矮小了。

这种教育是跳出知识的,但它引发的触动要远远胜于死的知识;没有了情感的参与,机械麻木的知识到底有何价值?但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一点,我们更//www.58yuanyou.com加看重的是由知识积累所得到的分数,其他的大多不在考虑范畴了。

正如河流一样,任何生命都不是一帆风顺,两点一线,一直冲到彼处的!正是因为在流经的过程中,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河流才遭遇了裸露的树根,调皮的青蛙,怪异的石头……这波折中接触的,何尝不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河流流向远方的描写

谁在引导河流的走向呢?除了在自然的力量下形成的河床或沟壑外,来自河流生命自身的那种无法遏制的力量,也促成了它奔腾不息地冲破阻挠,流向自己想去的或者不曾预料的领域,以邂逅作为诗意的解说。

人,其本身天生就具有崇尚//www.58yuanyou.com美,创造美,展示美的内在需求,基于这种需求,即使不给予外力的影响,他也会在合适的时段将潜在的迸发出来,释放出无限的能量,以证明生命内在的火山般的力量!

我们太希望手底的河流,可以毫无障碍的直达彼处,不经受风雨,不遭遇磨难。这种愿望是好原由网的,但现实中我们哪一个喜欢如此这般的生活?一马平川,毫无波澜,一潭死水,流着流着,也就睡着了,忘记了还在奔流,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但我们又憎恶那些波折不断的河流,无论是站在家长,还是教师的角度,它们制造的种种事端,常常让我们不知所措或者唯恐避之不及,没有一个人甘愿接受那些无端的麻烦。但如果静心思考,我们流到今天,哪一个不曾制造波澜,给他人或群体添过麻烦呢?

我们常常忘记自己也曾经是孩子,我们可以原谅自己,却很难原谅他人,即使是咿呀学语的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天生就应该有识别是非的能力,天生的就应该追求美好的事物,避开丑恶的,以健康向上的态势迎接一切挑战!

这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在现实中,即使方向正确,也有不可预料的常常让我们乱了方寸,何况是彷徨不定的孩子呢?

有的时候,这河流集聚到湖泊里,再也不想离开,看着游鱼,瞧着蜻蜓,一副陶醉的模样!这又何尝不可?与湖泊集聚,它可以感知团结的力量!如果它不幸汇聚到淤泥中,变得臭不可闻,设若时机巧合,它还能有幸目睹“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全然忘记一度为淤泥沾染!

生命就是一个不断波折的过程,即使停滞在某个领域,只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皆可看到它的美丽之处!

河流流向远方的描写

作为一个广义的范畴,教育是复杂而多元的,单纯地以一种视角来审视河流,难免会让许多初出山涧的陷于尴尬的境地,不知觉地贴上笨蛋或无能等标签!最可怕的不是流到哪里,而是被外界打击促成的心死!

流向远方是需要代价的,既需要引导,也需要河流碰壁,在碰壁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流向,因为没有相同的路径,虽然都是从此到彼!

看懂了这些,我们为什么还那么急切地让所有的河流都在同一时间段流向正途?我们认可的正途到底有多大的价值?那些从淤泥中摆脱出来的,一定不如顺畅的走得远吗?

教育就是让河流流向远方,褚清源老师的这句妙语,不啻一剂良药,可以开给所有具有清晰的判断力和果敢的行动力的人们!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河流流向远方的描写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9744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