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边一隅上一句

林边一隅上一句

少时不读苏东坡,老来不看辛弃疾。

有人说:

品苏轼之词,若清茶,一樽还酹江月。

品稼轩之词,若浊酒,一饮壮怀激烈。

苏轼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辛弃疾说: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苏轼说: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辛弃疾说: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苏轼说: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辛弃疾说: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苏轼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辛弃疾说: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苏轼说: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辛弃疾说: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林边一隅上一句

苏轼和辛弃疾的词风,都属于豪放派,并称“苏辛”。如果说,苏轼开拓了宋词的豪放领域,辛弃疾则是将豪放推向了巅峰。彼此一个开拓、开创,一个则是承继和光大。

然而,苏辛的豪放似乎又有些不同,辛弃疾侧重豪,豪情、豪气,苏轼则侧重放,放达、疏放、奔放。苏东坡是高绝风骨、飘逸风流,辛弃疾则是硬汉气质、侠士愤慨;苏轼词的旋律尽显旷达潇洒,辛弃疾词的基调却颇多深沉悲壮。

林边一隅上一句

尽显苏轼豪放风格的三首经典之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苏轼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全词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给人以震撼魂魄的艺术力量。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随笔式的《江城子》,读起来铿锵有力,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表现了作者壮心不已、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即使雨中狼狈样子,也能写得这么潇洒。读罢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跃然纸上。

林边一隅上一句

如果说,苏轼的豪放,是洒脱,

那么,辛弃疾的豪放,就是霸气。

读辛弃疾的词,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人就像一个愤青,他的词豪迈中有一种愤怒,有一种愤世嫉俗,有一种想要爆发但却又无处使力的悲愤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在创作的时候,就像一匹躁动不安的野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www.58yuanyou.com,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霸气不!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辛弃疾最狂傲霸气十足无人能及,最后3个字更是被争议千年的词,是这首《贺新郎》。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辛弃疾这首暮年作品,与壮年时相比,狂傲不减半分,反而更加直抒胸臆。词的大意是:我已年老,朋友不多,飘落四方,还剩下多少?满头白发,万事一笑而过世间诸事,没有什么能让我真正快乐了。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不论情怀还是外貌,都非常相似。把酒一尊窗前,怡然自得,当年陶渊明写《停云》时,也是这样的感觉吧。江南那些沽名钓誉之徒怎能体会到这杯中岁月的真谛酒酣之际回头长啸,风云乍起。我从不恨见不到前人,只恨他们见识不到我。这世间最了解我的,就那么几个朋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此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陈廷焯《云韶集》:“字字跳掷而出,‘沙场’五字,起一片秋声,沉雄悲壮,凌轹千古。”梁启超也说,“无限感慨,哀同甫亦自哀也。”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是辛弃疾早期词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也渐趋成熟境界,豪而不放,壮中见悲,力主沉郁顿挫。

林边一隅上一句

从苏辛两人豪放的风格,也从侧面反映出两人所处时代的迥异。苏轼和辛弃疾出生相距百年,一个北宋,一个南宋;一个科举出生、名满天下,一个行伍出身、英名丧敌胆。不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创作思想。陈延焯《白雨斋词话》曾云:”东坡心地光明磊落,忠受根与性生,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和气。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机会不来——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苏、辛两家,各自不同。“

叶嘉莹对苏辛的评价:“辛词沉郁,苏词超妙。辛词多愤慨之气,苏词富旷飘逸之怀。”无论东坡词之旷达,还是稼轩词之悲愤,也许正是因为他们豪放词风的差异性,从而在共同特征的基础上,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和魅力。

苏轼生活在民族矛盾不太突出的北宋,抒发怀人、念友、际遇、人生感情的题材较多,苏轼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流露出来的达观情怀,如“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等等。

而辛弃疾生活在偏安一隅的南宋,作为一个爱国词人,抗击侵略、收复失地的题材不少,因而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则主要表现为对抗金复国的强烈执着与英雄失路的苦闷悲愤的情怀。他的词才那么豪情万丈,无论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还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还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或者还是”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等等,读起来无不令人热血沸腾。

从两人的代表作中可以看出,苏轼的词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现人生哲理,客观地面对现实,顺应自然规律,超越人生苦难,在豪放中注入超脱;而辛弃疾的豪放则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忧愤,在豪情中蕴含悲壮,有“燕赵感慨悲歌之士”遗风。

苏辛的写作风格不仅仅是豪放,因为他们写作范围广泛,如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等,可以说,凡是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们都能写入词中。要婉约起来,他俩也丝毫不逊色任何一个婉约派如柳永、李清照、李煜。

林边一隅上一句

如,苏轼的《蝶恋花》、《江城子》: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林边一隅上一句

如,辛弃疾的《青玉案》、《摸鱼儿》: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林边一隅上一句

豪放、婉约之余,苏辛二人也是可以很田园风光派的。相较起来,也www.58yuanyou.com是各有千秋。

苏轼号”东坡居士“,辛弃疾号”稼轩居士“,这东坡、稼轩,还真与种田种地有关。

苏轼被贬黄州,靠着朋友的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在朋友的帮助下,城东门外远处一块山间坡地给了苏轼,苏轼带领全家耕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苏轼管这块地叫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还写过一首《东坡》诗:

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辛弃疾政治上失意,在江西上饶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这么说来,他俩还真是有写田园词的根据地的。

苏轼任徐州太守,有年春天徐州发生严重旱灾苏轼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组词《浣溪沙》五首,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其三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其四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其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这五首词具备乡村风土特色,贴近农户日常生活,充满乡野情趣,勾勒出了一幅农村耕织图,把鸟苔虫鱼草木等自然风光,还有男女老幼活跃的姿态,都细致而有声色地写进词中,使人有身历其境之感。

林边一隅上一句

苏轼突破“词为艳曲”的界限,丰富词的题材主题,为词的创作开创典范,第一个把农村题材带进了词的领域。然而,真正在词中创造出劳动人民淳朴形象的还是辛弃疾。在他的笔下,从白发翁媪到戏耍儿童,无不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据统计,辛弃疾六百多首词作中,有二十五首是田园词,和苏轼相比,有二十年乡村生活经历的辛弃疾,对乡村生活显然也更为熟悉。苏轼的五首《浣溪沙》田园词均为一地之作,类似于我们到哪旅游后,写的游记或组诗,不似生活体验,而是生活描绘。而辛弃疾的田园词却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对乡村生活的反映不仅更加广泛,而且更深入。

西江月夜行原由网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原由网赖,溪头看剥莲蓬。

两幅图画原由网均为令人神驰的农村生活,写于退隐带湖闲居之时。这两首田园词可谓是神品,稻花香里说丰年,道出了千百年来农耕文明最朴素的愿望。

辛弃疾的田园词,写得真是心而向往,下面这首是描绘田园风光的小令,十分可爱,意韵深远,读来让人觉得情趣盎然。尤其最后一句太可爱了,春在溪头野荠花。

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条初破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野荠花。

这首《玉楼春》,也是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

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林边一隅上一句

不过,辛弃疾应该还是蛮喜欢,或蛮推崇苏轼的,还步韵过苏轼。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俛仰已千年。有客骖麟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则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娟娟。

只是,辛弃疾步韵过东坡,东坡未能步韵过辛弃疾,算是憾事。

不过,辛弃疾步韵的是苏轼哪首《水调歌头》呢?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林边一隅上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5597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