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咸通前一句

《清平乐》三观负分,我却看得入了迷

文/蔡朝阳

追了一波国剧《清平乐》,被虫妈吐槽,说三观负分,你看什么看。我是真入了迷,本来只是觉得这个剧名适合我,《清平乐》啊,李白有诗歌的,又是词牌名,像我这样从小读古典文学长大的,免疫力自然弱一点。本以为看几集,了解个大概就好了,但是我自己也没料到,居然一直追看到第60集,这才不想看了,然而剧集还没完。

三观负分,这点我也认。虽是历史剧,但是价值观却需要现代一点,当无疑义。但我为什么还能忍着腐臭的价值观,忍着拖沓的节奏,捏着鼻子看下去呢?因为,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苏舜卿、晏几道、苏轼、苏辙一个个出场,每个人嘴里念念有词,都是绝妙好辞,像我这样青年时代以古典文学作为主要滋养的中老年人,真的很过瘾。

万国咸通前一句

第一集是宋仁宗赵祯初次知道自己的生母李氏在守陵,于是奔出宫城,前往见面,而帝师前去拦阻,这个帝师,就是晏殊。晏殊呀,我太熟悉了,“一曲新词酒一杯”那个啊,他的诗句我张口即来的。于是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以及,这个晏殊的扮演者喻恩泰,你都想不到,就是《武林外传》里的秀才,这次扮演晏殊,跟我以前读晏同叔诗词,想象的那个晏殊,竟然毫不违和。

现在夜深了,我写起这些宋代词人,心里也还有一种暖流在汹涌,情绪激动。我想跟虫妈说dxbnqfjd,我能忍住三观的恶臭,一直追下去,这真的不是我看剧的水准low,这是怀旧,是在怀念我的青春时代,我的文学世界还只有诗词歌赋的那个时代。

晏殊一出来,我的青春记忆就像被激活了,那些像珠玉一样的诗句,就在我脑海里翻涌。我被感动了。这种感动有很多方面,一则,是青春记忆,一则,是这些闪光的汉语本身。曾经,有很长一段时光,我都遗忘了这些东西,但一旦有所触发,就随风飘举。

万国咸通前一句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原由网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这是晏殊的《浣溪沙》。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是晏殊的《蝶恋花》。

为什么,一读到这样的诗句,就好像一个被封存的世界,重新打开了呢?以原由网及,有着崭新的思想,随着经典的诗句而萌发?这就是《珠玉词》,晏殊的诗集,就叫《珠玉词》,是说,这些汉字,组合起来,音韵铿锵,如珠圆玉润,这是汉语的魅力。

万国咸通前一句

来说说范仲淹。范仲淹出场,一身布衣,正气浩然。但范仲淹的演员,我却觉得不太接近我的理想,关键是这个演员有一对深深的酒窝。《岳阳楼记》的作者,那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怎么可以有酒窝呢?绍兴的府山公园,有范仲淹任知府时写的《清白堂记》,范氏的画像里,也没有酒窝的。当然,这是我个人愚见,有酒窝而兼有阳刚之气的,似乎也不少见。

然后是欧阳修,这个擅写艳词的人。尽管考科举考了第一名,但是太后怕他写的艳词带坏了年轻的宋仁宗,却不允许录取他为状元。导致欧阳修状元袍都白买了。这个故事,乃是野史,却是著名的野史。在剧里有逼真的表现,看到此处,倒也会心一笑。以及,欧阳修这个人,在我想象之中,一直是个多面性的人物,想到写了《伶官传序》的那个人,也写了“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心里就窃笑,但同时觉得,人啊,实在是可以很丰富的。

我年轻的时候,15岁,到20岁之前,都在读古典文学。是以在一个写自己的阅读生涯的文章里,我讲,当时,在心里,除了古典文学之外,便无宇宙。而之后,因为阅读视野的开拓,我就逐渐离开了古典文学的世界,一去几十年,到近年来才开始重读古典,居然有一种曲径通幽,恍然隔世的感觉。

为什么这两年来又重读古典?因为,历史,真是很相似,我也觉得,历史,会一次次再重演。就dxbnqfjd像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说的,如果,历史就是一次次的永劫回归,那么,当下的个人,其价值与意义,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万国咸通前一句

看当下,看我们30年来走过的路,以及近来的事实,就觉得,我们还远没有跳出历史周期律。

在看《清平乐》之前,我在读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据说,《清平乐》的制作,服饰、规章、城市建筑,乃至蜜饯点心,多处参考了这本《东京梦华录》。而我读孟元老此书,倒不是为了看当时的繁华,而是为了看繁华之后的苍凉。

孟元老年轻时随做官的家人居住东京,看尽了人间繁华,奈何靖康之难,天崩地陷,随逃难之民,迁居杭州,凡几十年,跟后生小子聊起前朝,居然,后生小子已经不相信,曾经有一个可以醉生梦死的盛世。这很像我们在跟95年之后的“后浪”的相处,他们居然不知道,我们也曾经可以使用谷歌,而不必404。

万国咸通前一句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的序里说:

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瞻天表则元夕教池,拜郊孟享。频观公主下降,皇子纳妃。修造则创建明堂,冶铸则立成鼎鼐。仆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

嗯,前面的铺陈排比,极言东京之繁华,我们随便读读就好了。最惊心动魄的,是最后一句:

仆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

滥赏叠游,莫知厌足。你看,莫知厌足。就像“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当处在所谓的“盛世”,是不知道会有最深的危险隐伏着的。福山曾有《历史的终结》一书,据说,他最近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我也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万国咸通前一句

现在,大概可以知道,何以我最喜欢的古代绍兴人,是张岱了。我喜欢的张岱,不是那个鲜衣怒马的轻狂少年张岱,而是甲申国变之后,那个中老年的张岱。他活了很长,活了90多岁,明亡的那一年,他47岁,跟我今年恰好同岁。他生不得,死不得,不尴不尬,恰恰踏在最艰难的境地。

我很关心,他是如何鼓起勇气,在后半生苟活下去的。寿多则辱,每活一天,都是煎熬。

我们也要在继续在一个不尴不尬的时代继续苟活下去。我想这是重读古典文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回到国剧《清平乐》,我看到晏殊、范仲淹一个个死去,每一个都壮志难酬,而历史的车轮绝不停留。心下有一种悲戚。想到的,居然是《红楼梦》里那句,“无才可去补苍天”。其实,对于历史而言,个体真的是很不重要的。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度过这个对历史很不重要,但对自我却是唯一的人生。

www.58yuanyou.com美这个残缺的世界?期盼一种幽暗时代的启明?

这个时候,重读“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样的句子,扎扎实实击中人心,你又待如何?

万国咸通前一句

我在筹划做一组课程,讲讲我人到中年,对这些古典文学的新理解。针对的对象大概如菜虫一般大,小学高段到初一初二均可。疫情期间,我跟菜虫也背了几首宋词,读了几篇古文。但归根到底,我的感慨,要比孩子大得多,我想把这种感慨,系统地聊一聊。

基本篇目和框架结构已经准备好了,大致会在六一儿童节开始预售,然后六月中旬上架。预告一下。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万国咸通前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5409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