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常山的古诗词加意思

百里常山江是千里钱塘江源头重要河段,在常山建县18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尤其在宋代,常山江上闪耀着灿若星辰的名人足迹和动人诗篇,堪称文化史上罕见的“宋诗之河”。“一江宋诗润常山”,似碧波荡漾,折射出常山江上千年宋诗的光芒,散发出“诗情画意常山江”的芬芳。

一江宋诗润常山

岁月苍桑,诉不尽三衢道中文人骚客的回响;

碧波荡漾,映射起常山江上千年宋诗的光芒。

常山自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建县,至今已有一千八百零二年。论历史之悠久,常山在衢州各县市区排名第二,仅次于龙游。尤其是宋代时期,常山文化之繁华、经济之兴盛,在周边一带几乎无可比拟。

究其原因,常山“一江一驿”的交通优势功不可没。常山地处浙、赣、闽、皖四省边际,素有“两浙首站、四省通衢”之称,一江即常山江,位于钱塘江源头,是水陆转运、舟车汇集之地,也是连接南方诸省的重要枢纽,繁华一时,古诗云“日望金川千张帆,夜见沿岸万盏灯”;一驿即草萍驿,是浙西地区最大最知名的官方驿站,每日来往进出者络绎不绝。历代文人雅士或游历常山山川,或结识常山之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据不完全统计,两宋时期与常山有关的诗词作品达三百多首,代表性人物有王安石、苏轼、米芾、赵鼎、曾几、杨万里、陆游、辛弃疾等等。

宋初,吴越纳土归顺,常山人江景房被授予镇海军节度判官,奉命押送吴越图籍进京。江景房怜惜吴越百姓税赋过重,冒死沉籍于江,一江清波化去了民愁民怨,也引发了宋太祖的雷霆盛怒。在众多大臣的保荐下,江景房免去死罪,随后淡然归隐常山,史学家多有赞誉。江景房现仅留存有《保安寺》一诗,坦荡无私的心态一览无遗:

描写常山的古诗词加意思

郑洪根/摄

保安寺

宋江景房

扰扰尘埃日日忙,偶然来谒赞公房。

行登峻岭跻攀倦,坐俯清泉笑傲凉。

林静鸟声融客语,风来花气逐人香。

此时已觉凡尘断,分得高僧兴味长。

芙蓉章舍,王介故里。北宋时期,一溪芙蓉水,滋润出博学多才“善歌词”的王介。王安石是王介的同窗好友,他曾在诗《送程公辟得谢归姑苏》写道:“唱酬自有微之在,谈笑应容逸少陪”,并补注:“少保元绛谢事居姑苏,又王中甫善歌词,与相唱酬燕集”,以阐明唱酬两翁为元绛和王介。王安石的《和中甫兄春日有感》,长达二十句:

描写常山的古诗词加意思

李君平/摄

和中甫兄春日有感

北宋王安石

雪释沙轻马蹄疾,北城可游今暇日。

溅溅溪谷水乱流,漠漠郊原草争出。

……

春风生物尚有意,壮士忧民岂无术,

不成欢醉但悲歌,回首功名古难必。

两人关系之密切,情谊之深厚,从王安石留存的五首和诗中可窥一斑。

王介与苏轼、苏辙三人曾经同登制科(贤良方正科),算得上同学一场。苏轼赞其“如君才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苏辙在《过王介同年墓》 诗中称其“平生使气坐生风,徐叩方知学有功。应奉读书无复忘,虞翻忤物自甘穷……”唐宋八大家,三人与王介交好唱和,其才华横溢,文学造诣可谓非同凡响。

常山江之水,既可载舟,也可滋人。北宋灭亡后,大批名士随驾南渡,赵鼎也在其中,迁居至常山江上游——何家黄冈,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赵鼎从此平步青云,从落魄自荐到升任宰相,仅仅用了五年时间,后被《宋史》誉为“中兴贤相”。

迁徙黄冈前,赵鼎居住附近“水浅易涸、无木可采”,常有薪水之忧。到了黄冈,水甘柴足,再也无此烦忧,遂作《经年薪水困行朝》一诗,以赞誉此//www.58yuanyou.com地山清水秀,实乃宜居宜业也:

描写常山的古诗词加意思

郑洪根/原由网

经年薪水困行朝

赵鼎

经年薪水困行朝,一日归来百念消。

决决溪流鸣枕下,丁丁谷响应山椒。

小安课伐犹多事,无复移居莫见招。

老矣羞为吴市隐,买田从此混渔樵。

说到常山江,整个流域最具标志性的地方莫过于招贤渡了。爱国主义诗人陆游晚年面对山河支离破碎,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在诗中诉说着内心的苦闷。一日黄昏时分,路过招贤渡,见暮色苍茫,鸟啼阵阵,悲凉之情由然而生,赋得《招贤渡》一首:

描写常山的古诗词加意思

郑洪根/摄

招贤渡

南宋 陆游

老马骨巉然,虺尵不受鞭。

行人争晚渡,归鸟破苍烟。

湖海凄凉地,风霜摇落天。

吾生半行路,搔首送流年。

在诸多诗人当中,杨万里的常山情缘最为原由网深切,《诚斋集》中与常山有关的诗达25首之多,有招贤渡,有拼楮,有渣濑湾……细细咀嚼之下,别样的常山江水岸风情与船渡文化,让人久久回味,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则是《过招贤渡》,真可谓是爱恨一坛招贤酒:

描写常山的古诗词加意思

王奕/摄

过招贤渡

南宋 杨万里

归船旧掠招贤渡,恶滩横将船阁住。

风吹日炙衣满沙,妪牵儿啼投店家。

一生憎杀招贤柳,一生爱杀招贤酒。

柳曾为我碍归舟,酒曾为我消诗愁。

若论知名度最高的一首诗,则非曾几的《三衢道中》莫属了:

描写常山的古诗词加意思

王奕/摄

三衢道中

南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将三衢道中梅黄杏肥、花香鸟语的场景描绘得跃然纸上,船靠江边,登岸步行,在浓郁的树荫下悠闲穿行,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充满了生活情趣。此诗简洁直白,轻松明快,载入小学语文课本,因此知晓率颇高,是衢州古代诗词的一原由网张金名片。

若论“一江宋诗”之丰富多彩,不得不提郑会的《题邸间壁》一诗:

描写常山的古诗词加意思

王一群/摄

题邸间壁

南宋 郑会

酴麋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

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诗人在羁旅中怀念妻子,有感而发,题诗于旅舍壁间,通篇无一字明写自己,而是采用典型的“对面著笔”的艺术手法,想象妻子在家中如何思念自己,却更加曲婉深沉地表达出自己怀妻思家之情。短短四句,把孤清的漂泊写得奇丽无比,使漫漫旅途变得无比温馨。难怪曹雪芹大作家在《红楼梦》第62回当中,不忘借用“敲断玉钗红烛冷”暗喻宝玉和宝钗的婚姻结局。

词人辛弃疾则为常山留下了一首词《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一幅江南鱼米之乡恬静富足的温馨画面,也许,这才是宋代常山江畔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吧www.58yuanyou.com

描写常山的古诗词加意思

王一群/摄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南宋 辛弃疾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人过竹边村。

一江宋诗润常山。常山江,这条悠悠的宋诗之河,每朵浪花都沾染着诗气,每道波纹都泛浮着诗情,从古至今,不知淘洗过多少绚丽的诗歌瑰宝啊!

转自:浙西传媒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描写常山的古诗词加意思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5409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