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性和传承性,同时对当下www.58yuanyou.com的社会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多元化的思想影响下,不少学生的思想、心理及行为品质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表现。因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对传统文化经典及精髓等进行系列整合,将德育融入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谓是德育的文化根基。

本期“文化沙龙”栏目,《文化大观》邀请了山东省教育学会传统文化专委会常务理事、东营市教科院初中教研室主任薄其峰,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燕居丽,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传统文化专职教师赵萌,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传统文化与音乐教师张敏,共同探讨传统文化与德育相融合的话题。希望通过事例的陈述与观点的碰撞给读者以启发。

薄其峰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燕居丽

赵萌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张敏

1

如何将德育元素融入课程?

薄其峰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2016年山东省教育厅编制了《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做了一些规定。所谓的德育融合是语文、数学、历史、音乐等所有的课程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传统文化不是融合性的学科德育,是省里确定的一门新的课程。

燕居丽

其实语文学科和德育是一体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中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001年以后,语文的工具性往人文性方面倾斜一些。比如,《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在一个月光如水的美丽的夜晚,父子俩花了很长时间钓了一条大鲈鱼。没有人发现,只有他们父子俩。尽管孩子哭着哀求,父亲还是让他放回去了。当34年后,他成为一个很有成就的人,说了这样一句话:“道德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像这样的课文就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渗透,然后孩子们再延伸出来,在生活中该怎么办。比如遇到红灯,路上没有人,能过去吗?不行。这是道德的问题。其实在语文课本上都可以找到这么一个点,里面渗透着情感的教育。很多老师教语文课的时候光想着语用意识,语文课就显得非常干瘪。在数学课上也可以融入德育,我校老师讲课的时候很自然地说道:“马上就是母亲节了,你可以把礼物给你的妈妈。”很简单的一句话,孝亲等传统文化很自然就渗透进去了。德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而不是在课堂最后拿出五分钟来进行渗透。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2

学校怎么给老师提供指导?

燕居丽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首先要研读课程标准。每个老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是从学情、课程,从目标定位进行解读。立德树人是站在培养孩子核心素养的角度上来的,哪一个学科的老师都有这个意识。其实德育课程一体化,以前的课程都是这么做的。现在传统文化回归,就特别提出这一点,并不是以前没做。有时候语文课就是情感的熏陶。

3

传统文化怎原由网么渗透德育?

赵萌

其实每堂课都能融入进去。比如《千字文》《弟子规》课就渗透着德育。不同类型的课也有不同的方法来渗透。比如说《千字文》节选中,“墨悲丝染”这一句,后边会讲述“墨悲丝染”的小故事。像“山东地方戏”这样的课,提倡体验式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唱、看老师唱,直接体验吕剧。不用去告诉他,整堂课结束,他自然就感受到了这是咱们的家乡戏,要把它传承、保护、宣传。

燕居丽

最后的目标是传承,其实就是让学生觉得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地方戏。激发起他内心的责任感,自豪感。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张敏

我教的是校本课程,其中有传统文化的元素。在吕剧课上,注重孩子在吕剧上的“唱念做打”的学习,通过这些表演形式将德育贯穿进去,并不只是灌输知识,更注重体验过程。另外,教学生唱民歌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www.58yuanyou.com育。

燕居丽

从课文的编排上就能看出传统文化的回归。另外从上课的策略上也有德育的渗透。比如张敏老师教的音乐。“田野在召唤”这堂课,其中有小组合作,学生要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习的方式就是一种德育的渗透。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赵萌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在“山东地方戏”这堂课上,一开始有一个小组没有进行小组合作,学生不参与交流。后来评比的时候我没有给他们记录成绩,学生就问我,怎么才能获胜。我就告诉他其中的道理,他们明白之后最终获胜了。

燕居丽

学生得有一种自豪感,不能从小什么都无所谓。小组想胜出,就必须合作。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4

传统文化课的评价机制是怎样的?

薄其峰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传统文化现在作为一门课程,有规定的课时,课程要素也都有了,大家认真对待了。省里规定是考察课,不做考试,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因为传统文化课主要还是教里面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目标是熏陶和教化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其中的美德。考试会给学生施加太大压力,学生将其当做任务、作业,会感觉继承传统文化挺累的,实际上这不是好事。

对于老师的评价,在全校统一的评价中也不吃亏了,因为它当作了一个独立的学科。评价一变,老师们对待课的态度都会跟着变。现在是当作一个大事来评价,而不是可有可无,或者是附属在其他部分上。现在开始改变了,这也是评价导向的作用。

5

学生的反应如何?

赵萌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要想让孩子们轻松地学,在玩中学原由网,老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在备课上必须要精心,比如多讲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传统文化课分为不同的板块,不同的板块有相应的提升。像吕剧课,学生偏爱教唱的环节,不喜欢知识的传授环节。学《千字文》的时候,他们喜欢朗诵的时候互相之间的那种比较。学魅力汉语就感受到了对联、谜语、谚语、歇后语等文字里面的乐趣。学生的为人处世方法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比如学《千字文》,告诉他“知过必改,得能莫忘”,接着说一个问题,就接着能改。这一类的知识一直会贯穿在每一节课中,是连贯的。

6

家长如何看待?

燕居丽

家长一进校门,甭管平时怎么样,现在都很整齐地排着队。见到老师,就问好。这种礼仪好像跟孩子融为一体了。学校利用各种节日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做一份礼物,写一份贺卡,家长就觉得孩子怎么这么懂事。孩子知道父母平时很辛苦,家长就看到孩子的成长了。时时处处是教育。

赵萌

我们举行开笔礼的时候,家长全都去看,感触特别深。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燕居丽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仪式感是对孩子很好的教育。

薄其峰

学校重视,老师也重视起来了,学校的管理制度也跟上了。学科德育一体化,甚至作为一种制度和教学任务在学科教学中必须这样去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说得很明确了。实际上是原来的一些理念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提升。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燕居丽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老师现在也有了很强的意识。有位老师在专家评课的时候说了一句:“我就是注重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以前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这种意识,现在他说的时候是这么想的,有明确的目标定位。所以说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孩子们也会越来越多地从中受益。

作为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能够自觉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与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原由网校风的建设大有裨益,长此以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将浸润更多年轻的心灵。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得能莫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5407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