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也丝来竖也丝的前一句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横也丝来竖也丝的前一句

古诗词赏析

文/习古文化

接昨日的“相思”主题,

继续来读爱情诗词

先说点题外话——

还记得去年我们读过的《答外》一诗吗?

宋人郭晖因思念家中的妻子,

便写了封家书,封好,寄出。

妻子收到书信,满心欢喜地打开,

竟找不到半个字迹,

这张空白的信纸是什么意思呢?

难道是因为丈夫对自己的思念,

已到了无法用文字传达的地步?

想到原由网这里,她回了首诗:

碧纱窗下启椷[hn]封,

尺纸从头彻尾空。

应是仙郎怀别恨,

忆人全在不言中。

爱到深处是无言,好一个“忆人全在不言中”,

好一个善解人意,通情达理,又才华馥郁的女子。

中国古代,从来不乏如此聪慧的才女。

这不,明代的一位女子,

角色互换之后,也做过类似的事。

山 歌

明无名氏

不写新("情")词不写诗,

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接了颠倒看,

横也丝来竖也丝。

这般心事有谁知!

横也丝来竖也丝的前一句

简析

突然想他了。在红笺上写满相思小字,托云中鸿雁、水中鲤鱼,把锦书传原由网递给他……这样做好像太没新意了。况且,古人不是经常慨叹吗,“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晏几道《蝶恋花》)。于是,她决定不写诗,不填词了,仅寄去一方素帕。所谓“素帕”,即生丝绢手帕,不染色,不绣花,不绘任何画,不题任何字,如此物件,当真能传达相思之情吗?

要知道,古人的手帕是一种比较贴身、私密的物品,非亲密之人间,一般不会随意互赠。因此,手帕也成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爱情,总掺杂伤心与泪水,于是“入水不濡”的鲛绡,就成了手帕的代称。但是,若伤心到了极致,即便是鲛绡,也会湿透——“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总之,这方素帕不再是一块普通的布,而是濡染了女主深情的爱情信物。想原由网必,她的“心知”看到,一定会颠过来倒过去仔细端详,最后明白,这方手帕横竖都写满了一个“思”字。“丝”谐音“思”,这是民歌中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横也丝来竖也丝的前一句

注意,她寄帕的对象是“心知”,心知即知心人,是那种不需要说话,一个眼神就明白对方意思的聪明人,惟其如此,她才敢这么别出心裁。

这是属于他们俩之间的浪漫游戏,旁人是无法理解并参与的。“这般心事有谁知”,除了她的心知,当然没人知晓。末句细品之下,仿佛还有一种得意之感:封建社会中,男女爱情不自由www.58yuanyou.com,书信传情难免授人口实,而这方经过她苦心设计的素帕,既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麻烦,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传达自己的心事,可以说十分完美了!

最后,突然想到《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宝玉赠黛玉旧帕”的情节,pNebn不知,他俩是否也看过这首诗,来曲折地传达“横也丝来竖也丝”呢?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gushicishangxi

古诗词赏析|关注久了会写诗

赏析

原创

背诗

唐诗

宋词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横也丝来竖也丝的前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5293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