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禅,并不是得道高僧的专利,也不是让普通人望尘莫及的天外世界。

禅,其实并不神秘,而是和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被任何一个人拥有。

禅,是一束永不凋谢的花朵,是一团天边卷舒的白云;是深山里的一湾汩汩清流,是大海中的一阵狂涛巨浪。

禅,是对大自然一草一木的喜悦。

禅,是心灵的净土,是圣者心中的感悟,是禅者悠然的生活。

禅,是梵语的音译,原来的意思是“安静的沉思”。

正是有了历代禅师的“安静的沉思”,才有了那浩如烟海的智慧的禅语。

这些禅语给了热闹的现代人一个沉思的瞬间,给了疲惫的现代人一个心灵的依托。

苏东坡一生不但喜欢和高僧交往,而且自己也参禅悟道。

他把自己对禅的领悟,把自己的禅语用诗来表达,用三首诗描写了禅的三种境界,也体现了人生的三种形态。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家常境界:迷而待悟

慧能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修行完全可以在家里,不必到寺院里,甚至禅师都鼓励人们在红尘中修行。

禅的家常境界给了我们这些世俗人最大的宽容和信心。

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以可以在家修行,可以不受清规戒律的羁绊,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了“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的说法。

一念悟,即入佛地。

不管一个人在红尘中浸染多深,都处在觉悟的临界状态,只要“悟”了,就能成佛。

苏东坡《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不清山的全貌,是因为身在其中。同样,人之所以迷惑,是因为心被欲望、偏见、执念蒙蔽了。

我们来不及思考,我们停不下脚步;我们不再面对白云发呆,我们不再看着野花流泪;我们用金钱来衡量人生,以“有用”“无用”来看待世界,我们已经迷失于功利社会。

任何时候,彼岸都只有一步之遥,迷途知返,天地皆宽。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闲适境界:从迷到悟

平常心是道。做无心人、无求人、无事人,过一种安静闲适的生活,这是禅的又一境界。

忙碌焦虑的人生,需要静一静,倒一倒,空一空,所以禅师面对前来问道的人,对方越是急切,禅师越是平静地告诉他“吃茶去”。

苏东坡《观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诗的大意是:庐山的烟雨和浙江的浪潮,如果未曾看过,心中似有千般遗憾不能化消,等到有一天看尽了,才发现什么事也没有,实在平常,庐山依旧迷蒙着烟雨,江水依旧卷涌着浪潮。

曾经的无限向往,到后来的不过如此,不是事物发生了变化,而是我们的心变了。

繁华三千,最后终归尘埃落定;心中万事,让它化为沉静安宁。

禅的智慧,是要我们活在当下,停下匆忙的脚步,聆听内心真实的声音,从而使生命多一份从容与淡定。

生命,我们既要好好把握,又不要过分执着,随缘任运,闲适人生,正所谓“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顿悟境界:悟而无言

佛在灵山法会上拈起一朵鲜花,众人都没有反应,只有摩诃迦叶发出会心的微笑。

拈花微笑,这是顿悟无言的禅的境界。

以心灵的妙悟和瞬间的灵感达到光明的彼岸或者高明境界,这正是禅的一大特色。

禅的真意在灵性的感悟和轻巧上。在开悟的一瞬间,足以让人超脱和陶醉,世间的负累和沉重在那时全化为乌有。

苏东坡《庐山东林寺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www.58yuanyou.com,他日如何举似人?

诗的大意是:溪声就是佛的广长舌,山色就是佛的清净法身,夜里对八万四千佛偈,都有了明晰的了悟,来日我该如何向他人解说呢?

禅是一种意境,有的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执念,悟出菩提;而有的人在灵明开启的一瞬间,就从万象纷纭中走出,步步生莲。

禅是要靠自己领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每个人对禅的看法可能都不一样:有人说,禅是一种智慧;有人说,禅是一种人生态度;有人说,禅是一种哲学;还有人说,禅其实什么都不是,禅就是人心。

禅,超越语言文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苏东坡曾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大,而其志甚远也。

稍微遇到一点冒犯,就急着跳脚,要撸袖子干架的人,不算是勇敢。

真正的勇者,遇事不慌,哪怕是受到侮辱,也能控制情绪,不与之争辩,这是因为他胸怀博大,修养深厚,志向高远。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01

笑着低头,是一种修养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在东坡开了一块地,自号东坡居士。

他白天种地插秧,晚上去黄州城里闲逛。

一日,他在城里游玩,一个醉汉冲出来,撞倒了他。

这个人满身酒气,骂骂咧咧地就走了。

苏轼不以为意,反而说:自喜渐不为人识。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有时候,人和人之间容易起争执,就是太拿自己当回事。

一个人的自我越硕大,就越容易和别人的自我起冲突。

所以庄子曾说,一个人控制脾气最好的方式,就是“虚己”。

把自己当成空气一样,这样又何来冲突矛盾呢?

低头不是懦弱,而是一种修养,忍一时,退一步,皆大欢喜。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02

笑着低头 ,是一种格局

因为政见不合,苏轼的朋友章惇屡次陷害苏轼。

宋朝不杀士大夫,章惇就把苏轼流放的海南,让他垂暮之年,枉死荒岛。

海南当时还www.58yuanyou.com没开化,蛮荒之地,诗书不通,瘴气遍布,很多人去海南之前,都要备好棺木。

很多人都为苏轼担忧,可苏轼却看到了新的希望。

海南未曾开化,千百年来,无人传道,自己此去,把中原的诗书礼仪带去,那就是名垂千古的功业。

贬谪之旅,竟然变成传道之路。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那一刻,苏轼就像万里传经的玄奘,多了一分神圣庄严之感。

苏轼到海南之后,和儿子一起在草庐抄经教书,大力发展教育。

苏轼去世之后,海南终于出了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格局不同,眼界有别。

阳光与阴影相伴而生,凡人只能看到阴影,格局广阔的人,却总能看到背后的阳光。

笑着低下头,是因为他们不愿与阴影纠缠,选择转过身去,拥抱阳光。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03

笑着低头,是一种豁达

苏轼前半生可谓春风得意,他有很多朋友,有的仰慕他的文才,有的倾慕他的权位。

苏轼被贬谪之后,有的朋友消失不见,有的朋友落井下石。

从黄州到海南,半生飘零,大都是拜曾经的朋友章惇所赐。

后来苏轼遇赦北归,在苏轼可能重新掌权的情况下,章惇的儿子写信,求苏轼放章家一马。

苏轼对这位昔年好友却提不起半点怨恨。

妻儿的病死、自己的落魄,好像都变成了遥远的过去。

过去的事情,再提他干什么。

苏轼还安慰他,好好养病,身体重要。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一个人越懂得,越慈悲。

历经宦海人心,苏轼选择了原谅,他不愿意在心里留着仇恨。

人生有更多美好的东西在等待自己,不跟敌人计较,其实也是放过了自己。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低头不是无能,宽容不是软弱。

宽容豁达,志存高远,默默修炼自己,是最高明的处世之道。

生活总是充满酸甜苦辣,笑着低下头的,都是聪明人。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文 | 释圣玄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士大夫出入禅门,自魏晋以来,渐成风尚,至于两宋文人,深究佛理者比比皆是。苏东坡便是其中典型。后人把他谈禅的诗文辑为《东坡禅喜集》,至今刊印不断,广为流传东坡与佛印等高僧交游、机辩的小故事,已成为妇孺皆知的话头。但在《东坡禅喜集》中,却能读到这些掌故的真相,还有那些机锋与诗偈里深沉的情感和生活的情趣。

其中,作于元丰二年的《西江月平山堂》,是我最喜欢的一首: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平山堂是欧阳修故居,他来这里凭吊老师,既有对故人的怀念,又有体悟人生无常的落寞,东坡能够兼具深情与禅理已为稀有难得,然其诗以梦譬人生,看似豁达,却又透露出些许不甘与无奈,这才写尽了世人的内心。是故我们看苏轼,不仅有仰望,还有相遇时的会心一笑。

没过几个月,“乌台诗案”发,苏轼被贬作黄州团练副使,禄廪相绝、布衣蔬食,他认真沉思自己的前半生,“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有不可胜悔者,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东坡意识到了自己的“禅病”——文字风流,见地高拔,然多生习气,未曾陶冶,不锄其本,而耘其末,即使一时有所收敛,其后必定又www.58yuanyou.com会重蹈覆辙。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黄州安国禅寺

此时的他,“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黄州城南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的幽深寂寂,东坡“焚香默坐,深自省察,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间一二日,则旦往而暮还,如是五年。

而在安国寺,有一位高僧继连,为僧首七年,得皇帝赐衣,又七年,当敕封名号,继连和尚婉转谢绝,并欲离开此地,当地乡亲恳切挽留,继连和尚笑着说了八个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给满腔抱负的东坡以巨大的震撼:原来在功业之外,尚有禅门清峻如此的风骨。

东坡素喜与僧道相交,自其谪居黄州,昔日亲朋逐渐疏远,不敢致问,而许多交好的僧道却殷勤写信致问,毫不避嫌。

有一位参寥道潜禅师,想到黄州寂寞,特意寄来自己的诗集,以慰孤疾。原本东坡决心焚笔砚、断作诗,却见参寥禅师说自己发愿断除文字,专心修道,竟惺惺相惜,反赞其笔力愈老健清熟,胜过从前,定是禅观精进,而有此进益,并劝其至道与诗文不相妨害,不必断之。今人读来,不知是参寥对东坡使了激将法,还是东坡为参寥解开心结。但二人相互成就,足见禅诗之深致。

更可贵的是,参寥禅师不远二千里,相访探望,甚至在黄州住了一年,苏轼大喜,感慨长叹:“释、老数公,乃复千里致问,情义之厚,有加于平日,以此知道德高风,果在世外也”。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寿苏会

东坡的生辰在腊月十九。元丰五年(1082),苏东坡在赤壁矶庆贺生日,忽然听到江面笛声悠扬,原来是进士李委谱曲《鹤南飞》以贺,并求诗一首,一时传为佳话。于是后人常在东坡生辰之日雅集,名之“寿苏会”。我来安国寺时,发现这里的人都对苏东坡很有感情,以东坡为黄州人。最难忘的是在寿苏会上,大家一起朗诵东坡的文章《书韩魏公黄州诗后》。记得文章的最后几句是:

轼亦公之门人,谪居于黄五年,治东坡,筑雪堂,盖将老焉,则亦黄人也。于是相与摹公之诗而刻之石,以为黄人无穷之思。

东坡亦是以黄人自居的,当然他后来去了很多地方,临终前还写下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有时候我会想,一个人一生这么精彩,他临终会想起哪些事。东坡到黄州时四十四岁,人生已过三分之二,这之前他已因诗文而扬名宇内,与禅林耆宿交往颇深,为官亦有所成。大概是这以后,因为猝不及防的巨大转折,这才真正整顿身心,开始将禅融入生活,也迎来了人生创作的最高峰。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东坡禅喜集

东坡真实的悟境如何,今人已是雾里看花。而禅与文相互印证,则可见此次精神的突围,乃是其功夫最得力处。其弟啧啧称奇:“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比他小五十二岁的大慧宗杲禅师,便以为东坡“庶几达道者也,纵使未至于道,而语言三昧实近之矣”。

禅家说生死面前的境界,最是真切。

东坡临终前,门人钱济明侍于左右,问:“公平生学佛,此日如何?”

东坡却道:“此语亦不受。”

后来,径山惟琳禅师探望他时说:“先生践履至此,更须着力。”

东坡应声而道:“着力即差。”

这颇有禅者的风范,诚可谓观世音菩萨“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的宛然化现。后世的人,总爱模仿东坡,可是文采禅理俱佳者难有,能面对生死亦如此轻松畅快的,www.58yuanyou.com在士大夫中,更是寥寥无几。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东坡禅喜集

后来,关于东坡的传说越来越多。《禅喜集》收录了《冷斋夜话》一则笔记,说他是云门宗的高僧五祖师戒和尚的后身。师戒和尚圆寂时乃是倚杖谈笑而化,可谓自在。五十年后的一天夜里,真净克文禅师、圣寿省聪禅师和苏辙同时梦到自己迎接师戒和尚,第二天东坡竟然来了,他们惊讶万分。

更有趣的是到了明代,蕅益大师在评点袁宏道《西方合论》时,大叹“传闻三袁是宋三苏后身,噫,中郎果是东坡,佛法乃大进矣!”世人遂以为东坡转世为袁宏道,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与袁中郎同时代的高僧憨山大师作《梦游集》,却以为自己是东坡后身。他有次到了东坡写《楞伽经》的旧室,举身毛孔,熙怡悦豫,如春生百草,乃是旧习熏然。后来过东坡堂,读悟前身诗,又爽然自失,恍然若睹旧游,更叹人生如幻。

这些掌故,读来不过玩笑,却为其传奇的一生更添几笔神秘的色彩。他本身的故事远比这些掌故有趣得多。师父这两年带着大家把各个版本的《东坡禅喜集》汇为一册,慢慢校对品读,亦有真趣。

不过正如东坡之读佛经,“遗文以得义,忘义以了心”,我们读东坡,但能“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便有得鱼忘筌之乐。

本文原载于《中国书房》第三辑,商务印书馆

原题《一念清净 染污自落》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学苏东坡。

林语堂曾说:

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也有人曾说: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一生风雨,过眼云烟,我行我素,泰然处之,他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

年少时,总以为苏轼苏东坡不是一个人,后来,越了解他越发现,前半生,是苏轼;后半生,才是苏东坡。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1057年,20岁的苏轼进京赶考。

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参加考试的学生有苏轼、苏辙,还有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这一届科考,因此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

当年考试的主原由网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他读完苏轼的考卷,赞叹不已。但他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便将本应第一名的试卷定为了第二名。

哪知解封一看,作者竟是苏轼。

得知真相之后,欧阳修为之一震,“把你旧日文章也找来我看看。”

一看,欧阳修更是惊赞不已:“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出人头地”这个词儿就是这么来的。

就这样,一出场就惊艳了整个大宋,从此,苏轼的才气逐渐开始名扬天下。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到杭州担任通判期间,不同于现在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当地遍布盐碱地,饮水都是困难。

他亲自带领众人在西湖边实地勘察,重新疏通“钱塘六井”,杭州百姓无不为苏通判叫好。

漫步在景色迷人的西湖之畔,品着西湖龙井,喝着甘甜的井水酿造的美酒,苏轼心情大好,诗兴大发,写下那首千古传诵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1079年,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谁想到做湖州长官仅两个月,天降横祸。

从朝廷命官一举跌落到御史台大牢,还受尽了侮辱,被严刑拷问,经常连夜提审,苦不堪言。

在此期间,苏轼写下两首绝命诗: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这便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案发以后,弟弟苏辙在兄入狱期间,连连上表皇帝,欲解除在身之官以赎兄罪。

当时已退休在家的大臣张方平痛心不已,写了一封亲笔信,派儿子张恕连夜进京营救。

甚至往日的政敌王安石,上书皇帝,为苏轼说情。

被关了一百三十多天后,苏轼释放出狱。

死里逃生后,带着政坛和文坛泼的一身脏水,带着从高处摔落的理想,带着一大家子20多口人,苏轼来到黄州。

从此,黄州是苏轼生命的终点,黄州是苏东坡生命的起点。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初到黄州,苏轼便脱去了文人的长袍方巾,穿上农人的芒鞋短褂。筑水坝,建鱼池,请教老农、喂养牲口……自封“东坡居士”。

并在城东半坡上的一片地,建了一座“东坡雪堂”,化身“东坡居士”。

来拜访的朋友更是络绎不绝,道士杨世昌、同乡巢谷、诗僧参寥、画家米芾、琴师崔闲、开酒坊的潘丙、卖草药的郭遘……

苏轼就这样在黄州过起神仙般的小日子:

“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从此,前半生的苏轼,化茧成了苏东坡。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卢梭说,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就是劳动锻炼,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

回归田园,在劳动后,心情会变得愉悦。一天,苏轼与几个朋友相约出游,不料天降急雨,众人都纷纷跑着找地方躲雨,只有苏轼一人在雨中拄着竹棍淡定前行。

过后,苏轼写下一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流传千古的《定风波》就是这么来的。以至于后来离开黄州时,他的禅坐功夫已相当了得,“物我两忘,身心皆空”。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大雁在雪泥上踏过,会留下爪印。如同我们人生在世、留下的一点点印记。雪是会化掉的,泥也会干掉,就没有任何印记留下来了。

这四句话就像宿命一样,成为苏东坡一生的写照。

前半生,学苏轼,学习他的工作哲学,可得“欣然”;学习他的处世哲学,可得“超脱”;学习他的做事哲学,可得“负责”。

后半生,学苏东坡,学习他的生命哲学,可得“清欢”;学习他的生活哲学,可得“趣味”;学习他的艺术哲学,可得“境界”。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学苏东坡。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平生不敢相忘的前一句是什么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1517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