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把春水化为秋上一句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p)谣平台29日在京正式上线。这是治理网络谣言、打造清朗(lng)网络空间的重大举措,原由网旨在为广大群众提供辩识谣言、举报谣言的权威平台。

B. 事因难能,方显可贵。在物欲横流的浮躁世界,秉(bn)持合理的价值观,保持足够的人生定力,允执厥(ju)中,功不唐绢。

C. 在偶像倒掉的一个个溽(r)热黄昏,我们也能够看到,希望的鸟儿已经飞起,惊乱一池春水,也装点了心中有爱的人的梦。如果有理想的话,则我们每一个人对未来愿景的殷(yn)殷期待,就是一幅幅理想的画图。

D. 费兰特的写作剔(t)除掉了条条框框,暴露人物真实生活本来的样子。这种阅读感受就像是置身于一座芜杂的花园,你不会只于欣赏,一定会去探索、去经历,离开时,身上几乎都不可避免地被拉(l)出些口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胡同,滥觞于元,经八百余年传承至今,是北京城的脉搏,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亦是连接这座五朝古都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甲】《梦粱录》《东京梦华录》等书都没有胡同字样。有一位好作奇论的专家认为这是汉语,古书里就有近似的读音。他引经据典,做了考证。我觉得未免穿凿附会。

北京的小胡同是与巍峨的天安门,金碧辉煌的故宫,上百所高等学府和上百个大使馆交织在一起的。【乙】“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您不论从哪条胡同里,要请出几位书画家、名角、票友、学者、教授,或者部长、将军,都不困难。这里乃藏龙卧虎之地。

胡同里的房屋有一些是曾经很讲究的,但是随着岁月风雨的剥蚀,现在大多数胡同已经成为“陋巷”。胡同里是安静的。【丙】偶尔有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来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响)”的声音,算命的盲人吹的短笛的声音,或卖硬面饽饽的苍老的吆唤— —“硬面儿饽——阿饽!”。“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时间在这里又似乎是不流动的。

2. 这段文字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滥觞 B. 连接 C. 穿凿附会 D. 剥蚀

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甲 B. 乙 C. 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按照相关法律,企业违法能否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取决于其违法的情节和后果,从来没有一个法律条文,把企业分成三六九等,给予不同违法待遇的。

B. 网络谣言时有出现,误导了公共舆论,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了社会秩序,损害了网民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发展稳定产生了干扰。

C. 关西机场浸水的主因,一方面是机场建成运营至今,人工岛地面累计沉降至3~4米,虽有加筑护堤,但仍难抵御50年一遇的高位海潮。另一方面,机场排水系统在高位海潮情况下作用有限。

D. 各媒体机构“全媒体”全天候跟踪报道,黄金时段甚至几乎停播其他一切内外新闻,首选播放台风动向、灾情预警和公共交通状况,反复提示民众注意防灾和对策建议。

5.根据下面一段话,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6字)(3分)

据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8日在京发布的首份《中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报告》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印刷业的生产能力、覆盖范围、市场运行和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2017年我国印刷总产值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4.6%。

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首次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8日在京开幕,大会的主题是“聚焦智能化”,探寻印刷行业智能化升级发展新路径,引领我国印刷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印刷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了“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发展方向。智能化作为印刷业未来发展的四个重要方向之一,将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行业高质高效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6.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请做简要分析,要求观点清晰,理由充分,100字以内。(6分)

进入秋天,层层落叶让城市秋意浓,成为游客争相拍照留念的一景。近年来,成都、上海、南京、北京等地纷纷出台“落叶缓扫”的政策,给市民提供观赏秋冬落叶景观的时间和空间,获得点赞。但与此同时,落叶缓扫带来的安全隐患(火灾隐患、下水道堵塞等)也引发关注。

你如何看待城市“落叶缓扫”政策?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0分)

材料一

人工智能“阿法狗”出自谷歌旗下深度思维(DeepMind)公司。最早在2016年1月,《自然》杂志以封面位置报道该程序在和所有其他围棋程序的对抗中获得了99.8%的胜率,并且以5比0的成绩打败了欧洲围棋冠军。随后同年3月,“阿法狗”挑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经五局鏖战,人类1:4不敌人工智能,引发巨大轰动。但“阿法狗”仍在积攒实力。2017年1月,一个神秘账号Master公布自己正是“阿法狗”新版。该账号在知名围棋平台上先后挑战柯洁、朴廷桓和井山裕太等顶级高手,豪取胜利,随后战赢“棋圣”聂卫平,直至60盘时自曝身份,决胜收官。

英国《自然》杂志19日最新论文中,英国伦敦深度思维公司“阿法狗”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报告了新版“阿法狗”软件——“阿法元”。“阿法元”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无师自通的本领,在每次自我对弈中进步。通过3天的训练——包括近500万局自我对弈——阿法元以其100比0的不败战绩,狠狠打击了曾书写历史的前任“阿法狗”。

材料二

AI和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来自英国,英国可谓是AI的发源地,多年来对AI的研发投入已经形成一套独有机制。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委员会(EPSRC)已经对143个科学项目进行研发拨款,目的是研发出智能技术和系统,其跨学科研究体系有助于AI工具和技术满足伦理和应用需求。估计,在2035年之前,AI将为英国经济带来8140亿美元的产值,其年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将由现在的2.5%增加到3.9%。

2015年,EPSRC联合剑桥、爱丁堡、牛津、华威与伦敦大学学院这5所英国名校,出资4200万美元成立了阿兰图灵研究所,研究AI在国防安全、健康、计算技术、数据中心工程,以及金融和智能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并帮助培训新一代数据科学家。此外,英国还建立了阿兰数据研究集团、开放数据研究所、国家数据创新中心和皇家统计协会数据科学分部等,在AI的一些关键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材料三

近日,意大利巴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新算法,可以在阿尔兹海默症状出现前10年,发现由疾病引起的大脑微小的结构变化,以达到尽早检测出阿尔兹海默症的目的。

研究小组通过对67个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来训练他们的人工智能,其中有38个来自老年痴呆症患者,29个来自健康人。研究人员将扫描结果分成小区域,并让他们的人工智能分析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在训练完成后,他们通过对148个实验对象进行脑部扫描来测试这种算法。在这些测试之外,还有48次对患有此症的病人进行扫描,48次对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人进行扫描,最终,人工智能得以全面地检测阿尔兹海默症。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人工智能说到底还是需要人工的研发和不断实践探索才会不断完善和进步。

B. 材料一突出了“阿法元”相比于“阿法狗”的新特点和新突破,那就是“阿法元”可以战胜更多的对手。

C. AI为英国经济带来了8140亿美元的产值,其年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增加到了3.9%。

D. 研究小组通过人工智能的训练和测试,知道了预测阿尔兹海默症状的算法。

8. 下列关于民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阿法元”远比“阿法狗”强大,它已不再为人类的知识所限,而能够自行发现新知识。

B. 意大利巴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新算法,可以在实践中凭借人工智能全面地检测阿尔兹海默症。

C. 英国注重AI研发投入,在Al的一些关键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渴望为英国经济带来新的突破。

D. “阿法元”可以从“零”开始,单纯基于与自己的对弈,不需要任何历史棋谱的指引,也不需要任何人类经验的点拨。

9. 人工智能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分)

柴门里的岁月风尘

张瑞超

一种思维,深入到曾经熟悉的时空,那里有一道朴实无华的柴门,一直静静地封存在心底。

百年的民族屈辱,使得穷乡僻壤更加贫困。村庄负重前行,沉闷喘息。一道道简易的篱笆墙,一扇扇田园风格的柴门,在落魄的村庄,处处可见。

柴门是父母无以言状的艰辛,是贫穷寒酸的代言人,然而在孩童的眼中,却包含了无忧的快乐童年,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柴门相伴的童年,从不设防。父母亲从来不叮嘱我们,“出门注意安全。”他们把我们扔在乡间的土地上,和遍地的小草、到处溜达的小狗一同随意生长。

家家柴门夜不闭户,时常大敞四开,敞开胸怀接纳路人。简陋的门,无需掩饰瑕疵,也无富足的金玉令他人牵挂,拥有的是农家人的仁厚和宽容。数量庞大的贫穷,喂养一两户的富裕。落魄的村庄中,也有朱门大户,端庄肃穆,时常紧闭。偶尔经过,猛然响起几声犬吠,警示我们不要走近。

敞开的门,无需透过柴门缝隙张望,就可瞅见院中家什,锃光瓦亮的铁锨等农具,堆砌的柴禾等,一览无余。那时候,时常有衣衫褴褛的乞丐,迈着迟疑的步子,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握着破瓦碗,轻声走进院门,发出浑浊的声音,只是为的一口喘息的生命。从寒舍中走出的农家人,往往塞给他们一口馍或者半拉窝头。

栅栏围成的门,并不是一扇真正的门,它只是一个家完整的象征意义,是人的心理上安全屏障。柴门上锁,阻碍的只是陌生人的脚步,是对自己领地的简单宣示。却从来不对孩子们拒绝。即使离家做农活的父母用一把铁锁锁住柴门,也锁不住我们那一颗不羁的心。只要在门的低端,使劲推开一道斜缝,把头伸进去,用力一钻就过去了,小狗也尾随其后。等我们钻过去之后,再把门拉上。坏事做得天衣无缝,暗地里偷着乐。

等我们一天天长大,单薄的柴门更加零落,轻轻挪开的时候,发出的声响也是有气无力,只是在坚硬的泥土地上留下一道道半圆的划痕,日久天长、水滴石穿,那划痕竟然变成浅浅的沟壑,如同奶奶额头上深深的纹络。已经长成高大身形的我们,再也从门缝中钻不过去了。偶尔放学回家,面对上锁的门,会采取攀爬的暴力手段,翻越院门。柴门不堪重负,摇摇晃晃,几乎散架。风风雨雨锤炼它的骨架,不起眼的小虫子侵蚀它的骨髓,岁月压弯了父亲挺拔的身姿,时光也将柴门打磨的光滑圆润,冲击成零散的零件,靠一条生锈的铁丝维系,稍稍用力,它就散做一堆木头。

它老了,年轻的我们不忍再次攀登它的后背,它已经无力承受 。

柴门终将老去。当城镇化的洪流淹没了贫穷,老屋被拆除,柴门就被还原成一堆废弃的木头。哺育我成长的热土、供养我的村庄在一夜之间轰鸣倒塌,成为一座座废墟。夏季的雨,原由网淋湿了碎石瓦砾,成批的野草从夹缝中急剧生长,一个夏天,就疯狂成原始森林。当我站在老屋原地,凝望眼前一人多高的野草,那种沉寂和陌生,来自远古的寂寥。一时间恍惚,这到底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还是万年前的亘古。无语,沉默。

旧物旧情,始终要退出历史舞台,以新气象新感情代替。谁也无法拒绝自然规律。老屋已逝,柴门隐退,代之而起的是伸向天空的高楼大厦,是光鲜靓丽的社区,是厚重的绿漆铁门,是吃饱喝足的满足,是垂钓散步的闲适,是读书下棋的娱乐,是太平盛世的富足。

历史,是记忆,是传承,是割不断的乡间浓情。

在四川成都的浣花溪河畔,有一处自然人文景观“杜甫草堂”。在草堂的中心,有一处用青花瓷镶嵌的两个大字“草堂”。仅仅是普通的两个字,却传递了那种散淡、安逸的田居生活概念。尤其是被现代人还原的杜甫家门,竟然与我家失传的柴门极为神似。久违的亲切感,亲情、乡情的怀念一股脑的涌上心头。“寂寞柴门不彻扃,槐花细细糁空庭。”千年的历史风云,没有淹没淳朴的生活场景,纵然今天的居住富丽堂皇,因为曾经的足迹,即使柴门寒酸,依然让人心生怀念。

也许向往朱门的高墙大院,但是高高的门槛和威严的石狮,让人心生怯意。当林黛玉第一次踏入豪门世家贾府,“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被其宏伟富丽庄严肃穆所震慑,不由得谨小慎微、忐忑不安。那里终究不是体弱多病的黛玉姑娘的生身之地,锦衣玉食也无法供奉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柴门的岁月风尘中,简约的落寞,清新散淡的田居,默默守望着曾经的回忆。

(本文有删改)

10. 什么“即使柴门寒酸,依然让人心生怀念”?(4分)

11. 文中两次写“朱门”,有什么不同? (4分)

12. 赏析第(10) 段画线的句子。(6分 )

13. 对“柴门终将老去”,作者做出了怎样的思考?结合文意,谈谈你的认识。(6分)

三、古诗文阅读(40分)

(一)阅读文言文阅读,完成各题。(20分)

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矣,宜放而绝之。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

注:《崇文总目》,书目总集。北宋景佑年间,由翰林院士王尧臣等人编纂而成。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 同“缺”,空缺

B. 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暗中,悄悄地

C. 固将明其说于天下 坚决

D. 放而绝之,莫善于是 舍弃,废弃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而疑其不可考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 亦将因其所遇之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C. 盖法者,所以适变也 所以游目骋怀

D. 此书之不泯其可乎 吾其还也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战国策》传至宋代,已有缺失。曾巩予以修补校订,用“正其谬误”“疑其不可考者”,概述了自己校勘所持的原则,语言十分简洁。

B. 刘向认为:战国策士们是考虑在当时的形势下,国君所能够做的,不能不用谋诈。作者对此大不以为然,特在序文中予以驳斥。他指出刘向的错误是在于他“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

C. 孔子孟子在“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的背景下,能够阐明先王的治国之道,并且认为先王的治国之道不能改变。作者对此是赞赏的,但对孔孟二人强迫当时天下的国君去做后世所不能办到的事,又颇不以为然。

D. 作者列举了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些人 “亡其身”“灭其国”的历史事实,发出“其为世之大祸明矣”的感慨,使人看到谋诈的危害。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二子者守此,岂好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4分)

(2)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8分)

江上早秋

【明】袁凯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更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凫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犹多宋玉悲。

【注】此诗作于丙申年(公元1356年),袁凯时年四十岁。宋玉,战国时诗人,曾因悲秋而作《九辩》,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等语。

19. 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悲”的具体内容。(2分)

20. 全诗是怎样一步步表达“悲”的情感的?试作赏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6分)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1. 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2分)

22. 孔子强调“以直报怨”,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4分)

(四)古诗文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其中三句) (6分)

(1)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__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4)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四、作文(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法国科学家苏埃尔说:“机器高度拟人化,将重新定义‘人’的价值。”

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说:“如果管理不善,会思考的机器人可能会给人类文明划上句号。”

美国苹果公司CEO库克说:“我并不担心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我只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器人越来越像人,对此,你有何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客观题:1.C2. B 3. C 4.A7. A 8. B 14. B 15. C 16. C

二.主观题: 5.我国首次举办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或我国首次印刷业创新大会聚焦智能化

6.【示例1】考验治理精细化

“缓”字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准。在哪些区域实施,缓到什么时间节点,如何确保安全?这些问题上需要通盘考虑、主动破解,在卫生安全与留景赏景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减轻了环卫工作量,又留住了美,实现了多赢。

【示例2】防止“不扫”成为“不管”

凡事有利有弊。缓扫落叶政策,是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和进步。落叶在带给人们美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考虑到安全和环保问题,在尽力保留落叶一段时间之后,恐怕该扫还得扫。多些主动作为,多些防患未然,才能确保落叶让城市更美好、更安全、更环保。

【示例3】生活离不开自然之美

缓扫落叶获得市民的认可,是因为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中,能够寻得一点自然之美,着实难得。落叶总是能够引发人们对于秋天无限的遐想。“果实不知何处去,落叶灿烂笑秋风”,缓扫落叶为城市留住美好瞬间,满足了群众对于美的认知、美的向往,更能为城市增添一份独特的人文韵味。

9. 材料一中“阿尔法元”表现出的特点,反映了人工智能具有无师自通,自我学习,自原由网我进步的特点;材料二中,人工智能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材料三:人工智能具有准确全面的预测能力。

10. 柴门包含了无忧、自由的快乐童年;柴门里的岁月,有温暖的亲情,仁厚宽容的乡情;柴门传递了清新、散淡、安逸的田居生活概念。

11. 第五段从外形上写朱门“端庄肃穆,时常紧闭”,与柴门“敞开胸怀”对比,突出柴门拥有农家人的仁厚和宽容。第十四段,从人的心理感受角度写朱门“让人心生怯意”“忐忑不安”,表明“锦衣玉食也无法供奉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12. 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老屋被拆、柴门废弃后“野草疯长”的荒芜景象。“原始森林”般的沉寂和陌生,让作者感觉由现实的场景进入了亘古的历史,引起下文作者将从历史的角度思考“柴门里的岁月风尘”。“无语,沉默”的神情描写,既写出了内心的无奈、伤感,也表明作者陷入了沉思中,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

13. 柴门有曾经的足迹,是隔不断的乡间浓情,但“柴门终将老去”,旧物旧情,始终要退出历史舞台,以新气象新感情代替,谁也无法拒绝自然规律,在怀念不舍的同时更需理性地对待。过去的那段,是历史,是记忆,更是传承,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怀念、接受旧物逝去的同时,要对它所包含的精神品质加以传承和守望。

17.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18. (1)所以孔子、孟子坚持这个原则,难道是喜欢提出不同的言论主张吗?只是能够做到不苟且罢了。他们可以说是不被世俗的见解所迷惑,而且能够坚定地相信自己的人了。

(2)而任用他们的诸侯和秦国,也使自己的国家遭到灭亡。游说之士的那套办法,是社会的大灾祸,这一点再明白不过了。但世俗之人对它还没有觉悟过来。

参考译文:

刘向编定的《战国策》一共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有十一篇缺失了。我走访了士大夫家,才全部得到了这部书,并且修正了其中的错误,对不可考据的文章发起了疑问,这样以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就完整了。

叙曰:刘向给此书作序,说周的祖先,明确了教化,修整了法度,所以天下得到大治;到www.58yuanyou.com后来,谋划欺诈的作用,仁义的道路阻塞了,所以出现了大乱,这个说法是很正确的。到后来说此书是由于战国的谋士,审度当时的君王能办到的,不得不这样;就可以称为被流俗所迷惑,而不执着自己的学说了。

孔孟所处的时代,离西周初年已经几百年,文王武王用过的法令制度已经散失,原先传承的风俗薪火已经熄灭很久了;这二人竟特别阐发先王的治国体系,告诉我们(仁义)是不可变更的,哪里是要迫使天子及其后人做不能做的事呢?也不过是要根据他们遇到的时代特点以及与以前不同的情形,来制定当代的法令制度,使之不违背先王的旨意罢了。二帝三王的统治,他们的变化固然很大,他们的方法自然不一样,但是他们治理天下的愿望,处理事务的主次、始终、先后关系的方法,不曾有什么不同啊。孔孟的学术门径就是这样。法令是用来适应变化的,不一定完全相同;王道,是用来建立国家的根本的,不能不保持一致,这是不可改变的真理。所以孔孟捍卫这个,那里是喜欢发表不同的见解呢?只是不肯无原则的附和,取悦他人罢了。可以说是不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并且确信相信自己判断的人。

战国的游说之士却不这样。不懂得王道可信,却乐于说其易合。其用心措意苟且为权时之计,不作长久打算。因而讨论欺诈的好处,而对弊端避讳不谈;强调战争的好处而不谈论其中的忧患。一个接一个得听言行事者,并非没有益处但比不上带来的害处;得到的比不上失去的。像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样的谋士,因此而丧生,而诸侯和秦国因为施行了他们的政策而遭遇灭国之灾。多么明显,这是世界的一大祸害呀。但是俗世仍然没有醒悟过来。只有遵循先王正确的法度,积极适应时代,做出改变,虽然法度不同,但是检查不出瑕疵,实行起来也没有弊端。所以古代的圣贤,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有人问:“战国游士之说会损害正道,应该弃绝,那么这本书不销毁,也是可以的吗?”回答说:“德才兼备之人禁绝战国游士之说是通过向天下人解释明白这些理论,使当代世人明白,那些说法是不可行的,然后就能禁绝邪说、达到思想划一的目的了;使后世的人明白战国游士之说是行不通的,然后就能消戒邪说,达到明世的效果,哪里需要把书籍毁灭呢?放出去但是使它难以实行,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所以孟子的书中,有讲到神农的理论和墨子的理论,但都是批判的话语。就这本书而言,上承《春秋》,下达秦汉之间,二百四五十年之间的行事都记载在上面,万万不可以废除。”

这本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八篇,现在还有十篇。

19. 身世之悲、失职之悲、战乱之悲

20. 先写植物之景,触景生情,直接抒发身世之悲。再借写鸟类,暗示自己不与谋利小人同流合污,以至像江鹳一样耿介坎坷、孤苦无依之悲。最后总括秋色、战乱,又借用宋玉的典故,写出自己对于时局、仕途、岁月的无奈之悲,收束全诗。

21.(1). 遵循自律(律己) (2). 正直 (3). 客观(公正)原则

22. 不违背。孔子强调“以直报怨”,体现了与人交往中的正直原则。坚守正直,不因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准则。强调待人要忠,即对人要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要恕,即待人要仁爱宽厚,能推己及人。在强调忠恕时也是有原则的,强调能明辨是非,因为无原则地忍让只会破坏正直、公正。所以并不违背。

参考译文: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感激、恩德来报答恩德。”

孔子说:“君子不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因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23. (1)君子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www.58yuanyou.com

(3)柳丝长玉骢难系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4)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5)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24.略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也把春水化为秋上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23608.html

相关推荐